共克时艰,阻“疫”必胜 ---《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》有感

作者:陈鑫 来源:电子商务 时间:2020-03-09 13:30 点击:956次

随着爱国主义和“五个认同”的不断强化,全国人民越发渴望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事务,更加能够运用互联网和自媒体表达思想,所以正面宣教和舆情引导尤为重要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乎同胞生死安危,影响国家繁荣富强,全国人民高度关注。疫情的真实信息难得,谣言流言可以广泛传播,极大加剧恐慌、歧视的情绪和行为,由于正面宣教不够、信息供给不足和舆论引导不力,疫情防控可能引发民族主义情绪,及时予以正面宣教和舆论引导,发挥民族主义情绪的积极因素,促进疫情防控,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。

中华民族以举国之力抗击疫情,全国人民关心疫情防控进展、成效及问题,主观上不容许任何闪失,渴望了解原因和过程,喜欢点评相关的人物事件。但由于立场动机不同和认知水平差异,部分民众的情绪表达可能出现浮躁跟风而易感虚无、自恃有理而批评否定、只见问题而应对不足的状况,不利于凝聚社会各界的“最大公约数”以应对疫情,甚至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,故主流话语必须积极引导舆论场域。

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月25日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主要领导干部“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,及时发声指导,及时掌握疫情,主动加强舆论引导工作”。民众希望从官方新闻发布和讯息通报,获得权威的疫情防控信息,但对部分“官宣”的形象和表现深感遗憾导致谣言流言时有出现“武汉八谣”及其反转、疾控中心专家组国内调研报告和国外发表成果的结论不一、病毒源头与疫情“阴谋论”、地方政府擅自“拦截”他地防控物资与慈善机构低效不公等舆情。“官宣” 面对媒体质询,部分民众对其产生言不由衷、态度冷漠、准备不足等负面感受,既认为其凸显出特权意识,又让人质疑其工作态度和应对能力,消解了人民公仆的正面形象,甚至非理性地将战“疫”中的问题简单归因于国家机制体制,极大削弱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。

近年,中国民族主义围绕舆论热点和敏感事件持续升温,无法排除极端化风险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由于工作不够完满,部分民众心存焦虑恐惧,容易诱发民族主义情绪。因此,从坚守价值底线、考虑国家利益,维护社会稳定等维度,积极营造开放健康的网络环境和理性和谐的表达空间,从全局引导民族主义情绪,充分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,积极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,充分报道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,发掘树立奉献苦干的主流和典型,科普防护知识,开展精神文明教育,强化显政以坚定战“疫”信心,引导全国人民参与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同时针对群众关切和工作不足,把握舆论主导以壮大正能量,多层次、高密度发布专业性的疫情信息,解除民众的焦灼和无助,倡导理性建言献策,主张心平气和讨论问题,鼓励讲真话说实话,及时澄清和依法打击谣言流言,防范在网络空间散布、传播情绪化甚至误导性言论,以真实、客观、理性的主流声音暖聚人心民心,维护中华民族和中国国家利益。另外,努力“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,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、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,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”,积极影响国际舆论。

中华民族认同历史的产物,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中华民族“强起来”过程中,全国人民通过急难险重的疫情防控,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;通过共克时艰,再一次展现中华民族灾难治理传统和独特制度优势;通过防控成效,又一度激发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;通过透明开放防控,再一次聚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我们必将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,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并非天生强大,而是天生要强。


审核:黄昌忠